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书画投资 中国书画收藏 中国书画收藏投资艺术网
18953612398
 网站首页      名家在线     名家资讯      网上展馆     画廊名录     艺术资讯     画廊动态      大型展厅
当前位置:首页 >> 书画资讯

二王的书法家学及士族生活
来源:     时间:2016-3-8

 ■刘昕 

 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,因为其书法上卓越的成就,被后世称为“二王”。他们在书法上具有极高的影响力,除了自身的努力,也与当时他们的家族有关。他们所在的琅琊王氏家族,不仅地位显赫,书法艺术也是世代相传。王羲之从小接受长辈书法家的教育,再加以勤奋的学习,终成书法大家。王献之更是深得父亲王羲之的亲传,最终取得比肩父亲的成就。 

  书法作为家学,为王羲之和王献之获得显赫声名奠定了基础。同样,书法也从一个侧面,反映了当时士族闲适雅致的生活。 

  卫夫人是王羲之姨母根据不足 

  按大多数史学家比较认同的研究,王羲之生于303年,卒于361年。王羲之出身于琅琊王氏家族,家族声势显赫。父亲王旷做过淮南、丹阳等地太守,曾参与朝廷大计,是晋王朝南迁的策划者之一。(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载,“父旷,淮南太守。元帝之过江也,旷首创其议。”) 

  王羲之的伯父王敦、王导地位更显赫:据《晋书》记载,王敦为扬州刺史,后拜侍中至丞相;王导官至太傅,拜丞相;叔父王廙官至平南将军、荆州刺史。王羲之历任秘书郞、宁远将军、江州刺史,后为会稽内史,领右将军,世称“王右军”。 

  王羲之能在书法上取得巨大的成绩,与他的启蒙老师有很大的关系。很多了解书法历史的人都知道,王羲之有一位著名的启蒙老师——卫夫人。 

  卫夫人出生于当地极有名望的家族:河东卫氏。唐张怀瓘《书断》载:“卫夫人名铄,字茂漪。河东安邑(今山西夏县)人。”卫烁后来嫁给江州刺史李炬,得名卫夫人。 

  关于卫夫人具体的身世有多种说法,有史书认为她是卫展之女,也有史书说她是卫恒之女。不管她的父亲是谁,可以肯定的是卫氏家族在当时是书法世家。 

  卫氏家族中,卫瓘以善草书而闻名。《晋书·卫瓘传》:“学问深情,明习文艺。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(章草),时人号为一台二妙。”二人草书同师法于张伯英(张芝)。 

  卫夫人自小受家族影响,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之一。关于卫夫人的师承关系,据唐朝张彦远编撰的《法书要录·传授笔法人名》记载,“蔡邕传之崔瑗以及蔡女文姬,蔡文姬传之钟繇,钟繇传之卫夫人,卫夫人传之王羲之。”也就是说,卫铄师从三国时期魏国著名书法家钟繇。但从钟繇的生卒年月(151-230)来看,卫夫人(272-349)应该不是直接拜师钟繇,而是通过其作品临摹而得。不过,不要小看临摹,在古代,好的书迹不易看到,而且笔法保密,不轻易传人,能得到高水平的书作,也能够取得不小的成绩。 

  关于卫夫人教王羲之学书法一事,史书和后人的诗词都有明确的记载。刘宋(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)时期的羊欣《采古来能书人名》中记载:“晋中书院李充母卫夫人,善钟法,王逸少之师。”王逸少就是王羲之。 

  杜甫在《丹青引赠曹将军霸》诗作中,有一句“学书初学卫夫人,但恨无过王右军”,便是化用的卫夫人教王羲之书法的典故。 

  但是,关于卫夫人因为何故去教王羲之书法,又是哪一年去教他等细节,没有详实的史料记载。对于卫夫人的身份,有一个有趣的说法,即她是王羲之的姨母。这个论断在明清时期的书法史籍中比较多见,如明朝陶宗仪《书史会要》卷三载:“王旷,导从弟,与卫世为中表,故得蔡邕书法于卫夫人,以授子羲之。”王旷是王羲之的父亲,由这个记载来见,王羲之与卫家有姻亲关系;清代王国栋所修的《王氏宗谱》更是明确指出,王旷的夫人也是河东安邑卫氏。但这些提法没有史料佐证,一直受到质疑。 

  王羲之曾写有《姨母帖》,描述了姨母去世后自己悲痛的心情,但是这幅作品没有具体的时间,也没有指明“姨母”是谁。因此,我们无法判断王羲之所说的姨母就是卫夫人。 

  不过,从史书的记载来看,两家的关系应该是不错的。卫夫人的儿子李充,曾在王导手下做事(《晋书·李充传》:“辟丞相王导掾,转记室参军”),王导就是王羲之的伯父,曾任丞相。给丞相王导做副手,这也是李充仕途的起点。后来,李充凭借自己的才华,享誉当世。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记载:“孙绰、李充、许询、支遁皆以文义冠世。并筑室东土,与羲之同好。” 

  在永和九年那场著名的兰亭诗会中,却无李充之名。根据唐朝张怀瓘《书断》记载,卫夫人“永和五年卒,年七十八。”那么,李充应该是丁忧三年后,即于永和八年到京师建康(今南京)任大著作郎(大著作郎,官名,为编修国史之任)了。(《晋书·李充传》:“除剡县令,遭母忧,服阕,为大著作郎。”) 

  就在卫夫人去世前一年,王羲之最小的儿子王献之五岁时,卫夫人还送给王献之一本《大雅吟》。(宋朝姚宽《西溪丛语》载:“王子敬年五岁,已有书意,夫人书《大雅吟》赐之。”) 

  叔父也是王羲之启蒙老师 

  其实,琅琊王氏也是书法世家。王羲之的父亲王旷善书法,王敦、王导同样也以书法闻名。在琅琊王氏家族中,王廙(276-322年)的书法成就最高,“能章楷,谨传钟法”(羊欣《采古今能书人名》)。南朝王僧虔的《论书》称:“自过江东,右军之前,惟廙为最。画为明帝师,书为右军法。”南朝廙肩吾在《书品》中称:“王廙为右军之师”。唐朝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即有王廙原话:“余兄子羲之,幼而岐嶷,必将隆余堂构。今始年十六,学艺之外,书画过目便能,就余请出画法。”由此可见,除了卫夫人,王羲之还有另一个启蒙老师:王廙。 

  有两大书法大家作为启蒙老师,又加上自己的勤奋刻苦,王羲之终成一代书法大家。有趣的是,因为王羲之在书法上取得的极大成就,在王羲之学习书法的过程中,衍生出不少逸闻趣事。这些故事,似乎多以后世者鼓励人们学习书法而有意为之,其真实性值得商榷。 

  最著名的就是墨池的典故,据传卫夫人在教王羲之书法时,曾以“草圣”张芝在练书法时把池塘的水都染黑了为例,鼓励王羲之刻苦练字,后来王羲之也将自家门前池塘的水洗黑了。关于这个故事,北宋大散文家曾巩曾专门写过一篇《墨池记》,他指出“羲之尝慕张芝,临池学书,池水尽黑,此为其故迹,岂信然邪?”显然,他对于墨池这件事是持怀疑态度的。对此曾巩一句带过,没有考证故事的真实性,而是集中论述了如何学习王羲之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。 

  来源:北京晚报
点击排行榜
1、金银币上的名画之二十一:马晋笔...
2、陕西德福2015迎春拍 刘文西成为...
3、2015第一轮春拍预展大幕开启
4、花开心自在:李云峰书画展亮相山...
5、2015年新水墨将何去何从?
6、中国书法仅仅是一门艺术吗
7、工薪族怎样玩转收藏
8、如何投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
9、超凡脱俗妙趣横生:略说王家训人...
10、小品大艺:扇面画收藏投资两相宜...
11、书画市场遇冷作品不好卖吗
12、韩宁宁:从容商海亦书山
13、诚轩2019春拍中国书画:晚清第一...
14、柳华一的艺术世界-读柳华一人物...
15、黄土人刘文西其人其艺:绘不尽是...
16、清华大学齐辛民工作室西双版纳写...
17、齐白石亲自为学生陈大羽订润例做...
18、《当水墨进入汉砖》当代水墨展4...
19、国家《网络拍卖规程》起草
20、政协委员出招修改《拍卖法》 为...
友情链接:
铜雕工艺品     绞吸式挖泥船绞刀     清淤船绞刀头     开山艺术网     青州网站制作     挖泥船铰刀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