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家评说王玉先生的书画 |
来源: 时间:2015-9-24 |
|
范迪安: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、 中国美术馆馆长
每次观赏王玉的作品,总有春风扑面之感。远山近水,淡笔浓墨,构思奇巧,立意深遂,画有尽,意无穷。让人浮想联翩。王玉先生深悟“书画同源”之理,以书法之笔如画,笔力遒劲,点染有力,干湿浓淡,皴擦飞白处理得心应手。使笔墨与情感造化与心源完美融合,毫无飘浮之感,可谓上得传统之精要,下通时代之灵变。所以他的画即使是摹写古代名家笔意,也绝无任何消极辟世之意味。他师而能变,学而能化,变出了时代的特征,画出了自家风格。用传统的技法来表达自己对传统的理解。他的作品散发着超凡脱俗的现代气息。构建出高雅清新的艺术语言,让观众会心应目。
张海: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
王玉先生的书法,给我的感受“格高韵古”,无半点媚俗之气,涉笔渐苍,深蕴纯朴之美。艺术风格是作品呈现出的代表性特征,与作者的人格精神、常识修养都是在所写的字里真实、自然地流露出来。其作品中才会散发出一种淡泊名利,率真豁达,返朴归真的宁静气质。
陈木齐:中国文化研究院秘书长
王玉其人才华横溢,资质颇高,具有过人的艺术领悟力。为人纯正谦和,他那种纯和之气在温文尔雅的外表下,却有着执着的艺术追求和坚定的艺术理念。王玉的画有娴熟的用线技巧。他对线条的运用,不像古代画家那样拘于特定的皴法形式,而是自然地用作抽象描画他笔下的线条,或正或欹,或灵动迅疾,都流露出一种速度和力度感,令描画的物象蕴含生气和韵律。观王玉之画, 虽淡雅文秀,但能骨气清刚,风神秀发。骨气清刚者,在于人之素质,他能笔意静净,脱尽尘渣,而格调独高。综观王玉的画作,传统笔墨功力较深,但又绝不像古画,有自己的风格而无程式化之弊,此难能可贵之所在也。
王玉习画之余亦单书法,由于有着良好的中国传统功夫,王玉的书法宗二王,吸取鲁公之宽博,苏米之意韵,典雅闲适,朴茂自然,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,更具文人特征。
王玉先生年富力强,人生之途正漫漫且修远,可不断求索,深信其有此良好启始,所求所索,自当更高更深,我们期待着。
卢禹爵: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
王玉先生的书画艺术扎根于传统,从传统的一路走来,师古而不泥,注重书外功,画外功,且诗、书、画齐头并进,特别注重引书入画,我认为他是走在中国书画的正道上,并且在这条道上走得坚定而稳健。
王镛: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
王玉先生的山水画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一个“清”字,也可以用雏凤清脆的鸣声来比喻其山水的清声和人品的清气。
崔晓东: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炎黄艺术馆馆长
王玉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时我教过他,。他天赋领悟性都非常好,学习也很刻苦用功,具备了一个优秀画家的潜质,他的作品一眼望去给人古朴典雅清新舒朗之感,很有鲜明的个人特点和风格,我很喜欢。希望他保持现在的状态。
杨军: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、艺术学博士后
画如其人。王玉的花鸟画散发着恬静的清新的艺术气息。在欣赏王玉的画作时,往往被那动人的诗情所吸引,从而进入一个美好的的充满和谐的世界。他认为“画为无言之诗,非诗也。画明道,然非道也。画万物出本心而生于素纸间”,他以一个诗人眼光发现并捕捉自然与生活的优美境象,营造出平淡、天然、宁静的气氛。这是画家的性格、心境,通过笔墨表现在画面上。
郑乃文:台湾国父纪念馆馆长
欣赏王玉先生的作品让我有两个深刻的感觉:第一,这是文人画,非常雅致。第二,除了文人气质,其实还隐含着中国画里非常好重要的大气,把工与写结合,从而使画面的描绘在缜密中见自由之生意。使观者在体味画面的同时得到一种轻松自由的精神享受。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