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策展人: 徐静莲
展览时间: 2018年12月9日-12月23日
展览地点:杭州市滨江区信诚路857号世茂中心写字楼20楼2007 7+艺术馆
文/阿拙
戊戌开春,约海钟老师画罗汉,拖稿数月,无奈催促,电话那头他恰好在机场:“我现在去印度,一定把罗汉带回来。”撂下的这句话倒给人几分期待了,印度是佛陀的故乡、佛教的发源地,应该能给画家更多的灵感。
菩提树下菩提树下 回国后,我们见面自然是谈印度,他赞誉为“有厚度”的国家,“如中国的月亮,望之会有无限的遐思,在欧洲是不会有。”
恒河边写生恒河边写生 海钟老师的印度写生系列让人感动,他是带着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》的记忆和佛经故事的“地图”游走在异国的河山,或许未必是异国,而是另一片早已熟知的远方故土。
玄奘西行图玄奘西行图 读着画,他的西游之感便纷至沓来:《恒河黄昏彼岸》描绘了数百个人物,安排疏密错落,仿佛与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一较高下,城市的开放、包容、热闹、混沌都在其中了;《王舍城远望》用墨色和赭石画出古城的苍茫,脚踏佛祖的故土,作者的追思怀古之情油然而生;《玄奘西行图》取自《西游记》的一幕,白龙马的眼神十分抢戏,有“传神阿睹”之妙;《七叶窟》描绘了赤红厚实的山岩,这里曾发生佛教第一次经典集结,阿难于门前崖下悟道,整幅作品呈现恢宏、庄严的气象;《昔日灵山会得一枝》取材别致,有东坡先生《枯木竹石》的画意……
恒河黄昏彼岸恒河黄昏彼岸 此次西行,是他首次造访印度,为追佛陀而去,也为追古画而去。“斯坦因从敦煌带走的文物,有一部分留在了印度,我追着这批东西全世界跑,英国、法国、印度……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。”
七叶窟七叶窟 王翚画跋云:以元人笔墨,运宋人丘壑,而泽以唐人气韵,乃为大成。丘壑与笔墨,海钟老师耕耘已半生,功夫自然不用多说,倒是这些年他追着敦煌瑰宝寻迹四方,采集的“唐人气韵”也已见诸笔端。
王舍城远望王舍城远望 海钟老师有很多有意思的观点,比如他说:着意发于笔端,肯定画不好画,妙处和生机没了。他画画几乎都是即兴,笔笔生发,灵感随时驾到,画面渐次丰满。看他的画,层层叠叠:扑面而来,丘壑曲水,线条灵动是一观;山水之间,点景人物,活泼清新是一观;画罢题跋,诗文信手,余音绕梁又是一观。
雪山修行师雪山修行师 记得在一次闲聊中,没头脑地问他:第一次悟道是怎样的情景?他说,走在大街上,身心都欢畅。还说,现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打开了,都活跃着。挺羡慕他这样的状态,遨游天地间,吐纳万象新,创造者的幸福莫过于此吧。
罗汉册页罗汉册页
林海钟,号卧霞散人、钱塘后来生,林泉阁主人。现居钱塘西湖之畔,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中国美术学院书画鉴定中心副主任。
以上信息由八喜旅游网推荐http://www.baxily.cn和云住民宿推荐http://www.yunzhubnb.com;八喜旅游网践行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,积极探索“互联网+旅游”模式,努力打造以特色乡村旅游为行业突破点的集互联网O2O营销、宣传推广、服务娱乐于一体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。公司拥有独立的运营团队、技术团队、市场营销团队及旅游顾问团队,为旅游目的地推广和游客提供行业一流品质的服务。 |